|
|
|
康熙次女荣宪公主:巴林草原的和平使者 |
|
坐落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的清朝荣宪公主墓规模宏伟,墓室内陪葬物品丰富。荣宪公主墓建成后一直无人惊扰,到了“文革”时期,一伙造反派以“破四旧”的名义对荣宪公主墓进行了毁灭性破坏,保存完好的荣宪公主尸体也被曝尸荒野。所幸的是,被哄抢的绝大部分陪葬物品最终被考古人员追回。
康熙皇帝次女下嫁巴林草原
康熙皇帝在位时,为讨伐一个反叛的蒙古部落,曾经率军亲征到达巴林草原,在西拉沐伦河边打败了反叛的蒙古部落。那次讨伐中,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多罗郡王吴尔衮与清朝军队并肩作战,给康熙皇帝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清朝军队得胜回师之后,面对北方边境的压力,英明的康熙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京北建围场,以更多地巡视塞外;另一件就是承祖母联姻蒙古、安抚边疆的谕示,与蒙古王公和亲。
荣宪公主是康熙皇帝的次女(也有是三女儿的说法)。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19岁的荣宪公主下嫁巴林草原,与英俊勇敢的吴尔衮结为夫妻。在此之前,吴尔衮家族的五代人中,有三代与清朝皇室通婚。吴尔衮的爷爷巴林郡王色布腾所娶的妻子,就是清朝固伦淑慧公主。
如今,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境内的荟福寺,是荣宪公主和丈夫多罗郡王吴尔衮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主持兴建的。荟福寺蒙古语又叫豪特劳敖坭勒图苏模,是巴林右旗13大寺庙仅存之一。该寺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东西宽50.80米,南北长140.80米,由寺前广场、前殿、后殿组成,现存建筑160余间;一进院有前殿、 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正殿);二进院内还有东西配殿,后大殿等。 除因动乱年代洒神殿、钟鼓楼被焚毁外,该寺基本上保留着历史的原貌。
据说,康熙皇帝为成就其“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理念,曾经4次巡幸如今的大板镇,并且在大板镇南巴彦汉山中猎得猛虎,供奉于荟福寺,因此该寺又有“虎庙”之称。如今的荟福寺布局完整,壁画保存尚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也是荣宪公主留在巴林草原上的一个永恒记忆。
在康熙皇帝的诸公主中,荣宪公主因为“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而备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初封和硕荣宪公主,后又进封固伦荣宪公主。荣宪公主在巴林草原上生活了37个春秋,与蒙古族友好相处。在赤峰市境内,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她的佳话。史书上说,荣宪公主下嫁蒙古王公,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一样,都曾化干戈为玉帛,用和平的炊烟代替了连天烽火,沟通和密切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加速了文化交流。
一座规模宏伟的公主陵墓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荣宪公主死在了巴林草原,终年56岁。在此之前,荣宪公主的丈夫多罗郡王吴尔衮已经去世。荣宪公主的儿子霖布为其父母亲修建了规模宏伟的陵墓。该陵墓位于巴林右旗白音尔灯十家子村东北侧的巴彦陶拜山南麓,查干木伦河北岸的山坡上,地势开阔,水草丰美。从风水学上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
据考证,荣宪公主墓的建筑规模宏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宽45米、南北长105米,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周围有砖砌围墙,其布局格式与喀喇沁旗锦山镇境内的灵悦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境内的庆宁寺、巴林右旗大板镇境内的荟福寺等现存的清朝建筑大体相同。南墙正中有一大门,与北门相对处曾经有一个方形碑亭。碑亭两侧为东、西配殿,宽15米,东3间为陵丁室和炊事房,西3间为祭品陈放和祭陵官员室。中部为前、后大殿,陵墓在大殿的后面。公主墓的南、北、东侧,有6个小型砖室墓,地表均有宝顶状封顶,直径为2.5至3米,墓室内均有紫色骨灰罐,也被破坏,未见志石。据当地护陵人介绍,这是公主近族和主要陪房人之墓。另外,在公主陵墓围墙外的东、西两侧还有许多小墓,据传是陵丁墓。有考古人员说:“荣宪公主墓的规模不亚于任何清朝皇室陵墓。”
据了解,清朝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中央政权,清政府对蒙古王公贵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采取和亲政策。从清太祖到清高宗(特别是康熙时期)的100多年间,先后下嫁了7个公主到今天的赤峰地区。这些公主去世后,清政府都要在当地修建公主陵墓,并且派遣专人护陵。荣宪公主陵墓附近的十家子村,其实就是荣宪公主的守陵户。
墓葬遭破坏时公主尸体完好无损
如此规模宏伟的荣宪公主墓在后来又如何变成了一片废墟呢?对此,记者于2005年年底,专程拜访了已经退休的赤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项春松。记者一提及此事,项老便面色凝重地说:“那是一段异常沉痛的记忆。”
据项老介绍,“文革”开始后不久,一直没有遭到任何破坏的荣宪公主墓便成为造反派破四旧的首要目标,于是就注定了这个珍贵墓葬在劫难逃的命运。造反派闯入陵园后,大多建筑惨遭毁坏。由于停放荣宪公主尸体的墓室有一道严密封闭的墓门,造反派一时无法打开墓门,就用凿子在墓门上凿穿了一个洞口后钻了进去。
项老后来对进入墓葬的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后得知, 造反派进入墓室后,发现墓室内正中有一具松木棺材,棺材外表均涂上了紫红色的油漆。后经测量,棺长3.5米、宽1.5米、高1.1米。造反派们粗暴地揭开棺材后惊讶地发现,荣宪公主安详地躺在棺内,就像是刚刚死去的样子,尸体保存完好,肌肉松软,毛发均未脱落,有胆儿大的造反派还用手指按了按公主的皮肤,发现还有弹性。
躺在棺内的荣宪公主尸体面部朝上,头南脚北,头戴金制凤冠,身穿多层服饰,最外面的是一件光彩夺目的珍珠团龙袍。后经测量,荣宪公主身长156厘米,发辫漆黑,辫子长75厘米,两股大辫垂至臀部,辫梢似有扎缠。辫式与近代北方妇女的发辫大体相同。
荣宪公主的棺前还有一个白瓷小罐,内装白色液体。棺材南侧有一骨灰罐,放在一个方形座上,罐内装有骨灰和残损衣物。该骨灰罐上用金字书写:“额驸马副将军多罗郡王”。可惜的是,该骨灰罐也已经遭到损坏。棺材东侧还有一个紫色的小骨灰罐,考古人员推测是公主之子霖布的骨灰。
项老说:“我得知情况后赶到现场时,整个墓葬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看到那个混乱不堪、一片狼藉的场面,让人想哭都没有眼泪了。”
公主尸体被用来游街
项老告诉记者,造反派们将荣宪公主身上贵重的衣服、首饰粗暴地取下来后,又把尸体从墓室里抬了出来,扔在了外面的荒地上。在墓室里200多年没有腐烂的尸体经阳光暴晒后,迅速变成了干硬的木乃伊。接下来,墓室里大量的金银器、瓷器等陪葬品也被哄抢一空。
据记载,在清朝,公主下嫁时有初定礼、成婚礼、回门礼3个步骤。其中,在举行了成婚礼后,朝廷的礼部要为公主准备好日常所用的首饰、金银、缎匹、器皿、箱柜等物品。婚后九天为回门礼,又称“九日归宁谢恩礼”,此时公主都会得到很多赏赐。每个公主在出嫁后,每年领取固定俸禄,还有生息银,以及皇帝、皇后在重大庆典上的特别赏赐等。等到公主死后,朝廷还要给一定数量的金银财宝。因此,荣宪公主生前的生活极其奢华,死后的陪葬品也极为丰富。
项老说,造反派们毁坏了墓葬之后,可能是觉得荣宪公主的尸体还有一点用处,便将尸体抬到了当地的卫生院。可是,当地的卫生院根本没有保护这具珍贵尸体的能力。当时,当地有一名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对造反派们的行为表示不满,这名负责人因此受到了批斗。更加荒唐的是,造反派们为了惩罚这名“保护四旧”的负责人,竟然让他背着荣宪公主的尸体游街。再后来,荣宪公主的尸体又被扔到了荒郊野外,任由飞禽野狗争食。
公主死后有喷门现象
项老还告诉记者,荣宪公主的墓室遭到破坏后,他进入墓室内考察时发现,墓室为长方形,室内地面长8米、宽6米、高4米,四壁全用规整的长方形白色条石垒砌,并且用白灰勾缝。墓顶用的也是白色条石,墓室的封闭极其严密。也正是因为墓室封闭的严密性,才保证了荣宪公主的尸体200多年不腐烂。
此外,项老还意外地发现,在一件蓝色麻织褥垫上布满大块血迹,这些血迹都明显地来自荣宪公主的身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揭开这个谜底,项春松专门请教了妇产科的一位专家,这名专家分析,荣宪公主死时虽然已经56岁,可是极有可能她在去世时经血还没有消失,去世前正好憋了一股经血。安葬后,等到荣宪公主的尸体的元气完全散尽,憋在身体里面的经血就突然从阴道喷了出来,在医学上这样的事情也曾经有过。由于墓室内长期保持着恒温,不仅导致了尸体没有腐烂,还使得这股经血也保持了原始的新鲜状态。项春松说:在考古学上,这样的现象叫作喷门。 荣宪公主墓还出土了一块长51.8厘米、宽51.3厘米、厚6.1厘米的木制的墓志铭,是用汉、满、蒙古3种文字撰写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公主:大清圣祖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四十八年圣躬不豫,公主亲膳问安晨昏不辍,四十余辰未尝少懈。迨即安之后乃优旨褒奖,谓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宽为最,是用厚其典礼晋封荣宪国公主。方享期硕之佑遽符星变之祥,遂于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享年五十六岁而薨。驸马吴尔衮系元室之胄,世为巴林多罗郡王办理旗务,乃我太宗文皇帝第四女,淑慧固伦公主之嫡孙也。康熙四十三年嗣封王爵,使统理十一旗事。五十五年董督属国二十三旗戎务,北讨测旺妖星犹炽未酬慨之心,梁木忽摧转甚英雄之痛。遂于康熙六十年二月十三日,薨于军享年五十一。男一人女一人,男霖布袭封王爵,女为显亲王元妃。嗣王孝子霖布谨则巴林境内,巴彦陶拜山阳修建亭殿筑治地宫。吉卜雍正七年八月十九日辛丑,合葬先公主先王于兆域礼也。呜呼!寝园轮奂同符千里山河,子姓振绳永锡九天雨露,爰志幽邃永垂不朽。大清雍正七年八月十九日书。”
大部分文物被追回
荣宪公主墓遭到毁灭性破坏后,项老和赤峰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迅速开始艰难地收集被哄抢的文物。项老说:“当时又不能来硬的,只能一家一户地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讲解有关出土文物的政策法规,一件一件地追回。
追回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荣宪公主所穿的一件黄缎珍珠团龙女袍,袍长 150厘米,里衬暗花丝绸。袍式为圆领、马蹄形袖,领头和领口均有黑蓝色丝绸垫边,并且用金线织出团龙图案,图案正中绣一“寿”字。周围用金丝线穿珍珠织成8条团龙。两肩也各有一条龙,这两条龙两角竖起,四足腾空,头下方用珍珠织出一个“寿”字,其间还点缀山水、云彩。前胸、后背也各有一条盘龙,神态与两肩的绣龙大体相同。团龙袍的下边还各有两条龙,四爪腾空,作追逐宝珠状,龙尾点缀云彩。据说,这件珍珠团龙袍由10万余颗珍珠串成8条祥龙图案,四周间以祥云和海水,处处都显示着皇帝亲属所用服饰的标志。这件珠光闪烁、举世罕见的龙袍服,向世人展示了荣宪公主生前的风采。
此外,被追回的文物中还有一件是以金为托、珍珠作星、猫眼宝石嵌在正中央的众星捧月金钗;两件梅花鹿簪,簪上刻有花形,有一头鹿作回头奔跑状,鹿腹上嵌有各一块长方形宝石,鹿背上托一花盆,盆上花枝茂,花蕾上均嵌有宝石,花蕊上嵌有小珍珠,上下方各有一个金制蝙蝠,花间架一“寿”字,寿字中央嵌有一块宝石;菊花型金簪4件,其中两件正面嵌有一颗大珍珠,周边嵌有16颗小珍珠。“岁寒三友”金饰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梅花,花蕾均用五瓣花形玛瑙制成,花蕊嵌有宝石;另一件金饰上的枝叶之间架有飞鸟、云彩,并且嵌有一个“寿”字。4件金镯上所錾的龙,线条细微,刻工精细。
项老说,他和赤峰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最终追回大小100多件文物,后经鉴定绝大多数都是国家或者自治区一级文物。每件陪葬品都是富丽堂皇,光彩照人。该墓葬如果没有遭到破坏,都可以开一个专门的博物馆。
当时,所有追回的文物就存放在了巴林右旗博物馆。没有想到,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荒唐的事情。据项老介绍,那时候正值“文革”中最乱的时期,当地一位造反派头目的母亲或者是其本人得了一种病,有人给他开偏方说只有用珍珠做药引子,才能治好这个病。于是,这名武装部的负责人竟然跑到博物馆,强行拿走公主墓出土的几颗珍珠,用来做药引子。此事被揭发后,有关部门又将公主墓出土的所有文物运回了赤峰市博物馆。至此,公主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才有了一个安全的归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