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首 页 蒙药厂介绍 蒙药精品 蒙药文化 缺药登记 在线咨询 蒙药疗法 会员购药 内蒙风情

民风民俗
内蒙风光
历史追踪
盟市介绍
蒙药分类:
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风情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是内蒙古民间盛行的一种体育游戏。关于它的起源及传入蒙古草原的年代,在蒙古文献中未见记载。但在民间谚语中却常提到此象棋。直到清代《口北三厅志》转引明人的《艺仙集》介绍蒙古象棋的棋步走法极其规则,才开始为世人所注目。

  蒙古象棋大致与中国象棋相似,但形式、走法、规则则接近国际象棋。蒙古语称“沙特拉”。相传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就已经引进并按蒙古族的习惯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走法。蒙古崛起时,从草原进入农区,为攻打城墙,曾从金人那里学习抛石机,后又制造火药炮,成为蒙古军队攻城破坚的重要武器,之后又把他用于棋盘上,成为一种智慧游戏。

  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同出一源。关于它的历史,一般认为由古印度的四人棋戏“却图郎卡”演变而来,据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此棋于七世纪传入阿拉伯,改定新名为“沙特拉滋”。约在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时传入欧洲,几经变革,形成了现在的国际象棋。

  有关蒙古象棋的来源有人说是源于西藏,之后随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此说是不确切的。首先在西藏并无此棋的流行。再从蒙古象棋之名称“沙特拉”来分析,可以说是古波斯棋名“沙特拉滋”的转音。其次蒙古象棋的子路运行法,在蒙古民间至今仍保留着“沙特拉滋”的旧制,即帅(国际象棋后)和卒子不能兑换,象走三格,帅走两格,卒子只能一格一格前进,以及王在左边等旧制。因此,此棋传入蒙古草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之际,从古代波斯传入蒙古地区,并在蒙古民间广泛流行起来。事实上蒙古象棋传入蒙古地区要比此棋于15世纪传入欧洲早二百年,只是由于过去几百年停留在原始阶段,其招法毫无改进,连专门着法记录和评论符号都还没建立起来,渐渐地就落后了。

  蒙古象棋的棋盘和国际象棋的棋盘一样,也是一个正方形的棋盘,由颜色一深一浅、交替排列的八格共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棋盘每边有八个小方格。浅色的称白格,深色的称黑格。蒙古象棋的棋子也分为两种颜色,浅色的称白子,深色的称黑子,一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执十六个棋子,即每方都有一王、一后(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卒子。棋子取木雕立体造型。这些都是“沙特拉滋”的原制。蒙古棋子的做工比欧洲棋子精致美观,其造型具有鲜明的草原特色,如象刻成骆驼,卒子刻成猎狗形象等。下棋者每方都有诺颜(王爷),哈昙(王后)各一个,哈萨嘎(车)骆驼、马各二枚,厚乌(儿子)八个,相当于卒和兵。其中:

    诺颜:可以横、直、斜着走,进退随意。没有位置的限制,但每次只限走一格,两个诺颜可以相遇,但不能用其他棋子代替诺颜。

  哈昙:没有格数的限制,横、直、斜均可走。

  哈萨嘎:只有横、直两种走法,格数不限。

  骆驼:分别在各自的格中走,黑驼走黑格,白驼走白格。而且只能斜,走格数不限。

  马:类似于中国象棋走法,以“日”字形行走,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在斜走一格。

  厚乌:位于诺颜前面的厚乌,第一步可以走两格,其他的厚乌均走一格,双方的任一厚乌当到达对方的最末一格后,便成为被吃掉的对象。不过,蒙古象棋的规矩是不得吃掉对方的乌奴钦厚乌(孤儿)。

  对局时,白方先走,以后双方轮流各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所谓“王车易位”,即,先动王,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王上面跳过,紧靠王,就叫作“易位”。但在下列情况下,不允许易位。一是王或车动过后,返回原位;二是王车中间还有别的棋子阻隔;三是王正被对方“将军”,或易位后,王到达的一格,恰好被对方“将军”。
  胜负的判定,据《绥远通志稿》中载,以死一方官长为终局。其中连用无穷神妙变化与象棋相同。当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当双方均只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即为平棋。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意见邮箱 | 常见问题 | 全部蒙药
中国·内蒙古蒙药精品网 版权所有 TEL:15248009282
网管信箱 11495443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