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蒙药临床应用特点 |
|
蒙药除少数药物需要特殊炮制外,多数只需一般修制(习惯称之为生用);临床辩证施治,多用复方制剂,且以成药为主。这是蒙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另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还有加减味药等许多独特之处。
蒙医临床用药注重择时疗法。根据“三邪”(赫依、协日、巴达干)病症的生息活动规律,主症、并症灵活兼顾,不同时间给予相应药物,由于病情不同,患者一日早、午、晚用药往往不同。蒙医理论认为,赫依症活动时间多在凌晨,故治赫依症宜在早晨给药;希拉症的活动时间为子夜或中午,所以治疗希拉症的给药时间多在中午;巴达干症的活动,则在黄昏时节,因而治疗巴达干症的药物晚服为佳。以期获得最理想的疗效。
蒙药的服用方法也很有讲究,素有传统服药法则十种。分别为空腹服用(如泻药、驱虫药等)、饭前服用(如健胃、滋补等药)、食间服用(如调胃火药)饭后服用(如治普行赫依症及对胃有刺激的胃)、两餐间服用(如治疗上行赫依症的药)、掺于食中服用(如止呕药)、夹食服用(如促食欲、止呃逆药)睡前服用(如祛痰、催眠、剧麻药等)、及时服用或不定时反复服用(如急症或解毒、催吐、止喘等药)等因病因药而异灵活多样。
蒙医临床辩证施治擅于应用药引,一般在给主药(复方制剂)的同时常配有适当的药引,以协助主药发挥最佳药效。如治赫依症的药常以红糖、黄油为引或以绵羊骨汤送下;治疗希拉症的药常以白糖或冰糖为引;治疗巴达干症的药常以蜂蜜为引;治疗风湿痹症及黄水症的药常以文冠木汤或奶酒送服;瞿麦汤是清血热的常用药引,医治痞症的药引是酒……。最常用者为红糖、白糖、蜂蜜,素有三药引之称,它同时还发挥着良好的矫味作用。
蒙医临床给药一日内不同时间很少使用同一种药物。根据疾病的不同属性、主症、兼症以及制剂的不同特点,往往选择几种成药适时交替使用或予组合使用,以期获得最佳疗效。例如,治疗泻痢时常选择具有止泻痢功效的止泻4味汤(煮散)、清热止痢作用的七味胆粉散及具有止痢止痛作用的七雄丸(早、午、晚)交替使用,或将煮散煎汤分别送服后两药予以组合应用,如出现脱水症象时也可在煮散上加味炒粳米煎汤频频服用结合治疗。常常收到优于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良好疗效。
蒙药应用以成药为主,多制作简便、剂量每剂只有3~5克,节省药材,不但经济而且携带、保存及服用均较方便,对许多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都具有明显功效,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欢迎。
|
|
|
|
|